6/21/2023

今年 6 月的一个下午,在我打算离开杭州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我破天荒的第一次独自在商场闲逛,并在一家书店邂逅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书籍《亲密关系》。我快速翻阅后,觉得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那种并不是灌满了心灵鸡汤的,有科学方法并且相对全面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什么阅读传统纸质书籍的习惯,我买过的非教材类的书籍可能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其中我真正读完的书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在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除了好奇与求知以外,我也同样担心我是否又会三分钟热度,在几周后就把这本书扔到一边。在这样的纠结心情下,我突然萌生了做一个博客来记录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并写下一些我自己的解读和感受,这样的想法。于是在读完了序言之后,我先把书放在一边,中断并先开始了这个「个人博客」的搭建。

经过两三天忙里偷闲的开发,目前这个博客的风格和使用方式我已经比较满意,所以打算开始花一些时间写下这一段感受,完成这个博客的序言。并且在之后逐渐填充我的读书笔记 & 更新这个博客的 GUI。


大概是 18 年那会儿,还记得一次我在北京和同事朋友们吃饭、闲聊,席间聊到了对于国内社会未来 5 年、10 年变化的预测。我那时会把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氛围演变规律,去类比数年前的日本做分析比较,并且给未来的社会关系归结到差不多这么两个关键词:「冷漠」、「孤独」。基于此,我也表达了我觉得,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并不是能赚多少钱、或者能爬到什么社会阶层之类的目标。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对内:更好的学会如何动态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的认识自己,并成为一个能够平稳、持续输出正向情绪的人;另一方面,对外:能够更好的掌握适合自己的表达与交流的方式,珍惜当下的和未来的朋友,在未来能够身边有不少「真正的朋友」,以便足够来对抗逐渐趋于冷漠、分裂的社会氛围。

我的这种感受、预测早在 18 年前可能就有一些雏形了,不过因为那次吃饭的闲聊在我脑海里画面过于清晰,所以每次讲我自己的“社会心理学”思考时,都会从这个故事开始。从那次朋友的吃饭到现在正好过了一个 5 年,我自己这几年来也算幸运,在工作生活还有身边的朋友们处都获得了不少能量,也足够支持我向着「我希望成为的自己」那样一步步靠近。另一方面,毕竟本来我当时的预测也就没有多复杂,从大的方向上来看,我觉得我的预测在当下社会氛围的演变中,还是可以对上一些的。信息茧房这个词开始被人提及,有很多更加自闭的小圈子、亚文化出现;性别问题冲突越来越尖锐,人们普遍比之前更难建立一段可靠友好的关系;心理亚健康的人群规模肉眼可见的扩大……

对于下一个 5 年,我希望在自身一步步踏实前进的同时,能够更全面的看到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去思考身处其中的我与其他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我深知社会环境的变化一定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样的,个人的情绪和人际关系也往往和个人的经济水平变化有相当大的关联。但我并不觉得我通过学习和思考就能找到“提高经济水平”的方法——这也不是我感兴趣的领域,所以在我的思考中,我会把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视作一个特定时间点下的客观情况,而避免把所有问题最终讨论为“没钱是原罪”的结果。相对应的,我会更加关注在社会心理学的层面怎么分析情绪与关系的变化,尝试理解其中的规律。

关于性别对立

我可能还会在之后的博客文章中反复提及:我想要去观察、思考、研究这些问题,目标不是为了成为领域专家…而是简单,甚至有些自私的——只是希望能帮助我,及我身边的——我关心的人、关心我的人,在遇到类似的困境时,可以更有效的走出阴霾。

因此对于当下西方世界的关于非二元性别的冲突,我没有特别具体的思考和想法。我还是更多会关注国内当下网络舆论下沸沸扬扬的男女对立问题。

在序言里专门提及性别对立这个话题,给我一种“在新手村直面隐藏 boss”的画面感。对于我自己的感受来说:确实拜近几年网络上逐渐更有声音的、各种形式的平权运动所赐,我了解到了更多,在我成长过程中并不会体会到的,对于女性的不友好的社会环境问题。但同时对于当下网络上讨论性别问题的现状,我只想用“鸡飞狗跳”来形容。在这场持续在互联网络的性别话题讨论中,男性、女性、想要改变环境的、为了一己私立的、保守的、激进的、不同成长经历、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年龄、不同立场……等等,不同画像的参与者太多,让每一个看起来好像可以讨论的热点话题,最后会因为各自立场中激进表达的人入场,而结束在一地鸡毛的争吵中。

我想我永远都不会想在一个公开的地方,用文字,表达我对于当下两性平等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我仅认为用我在日常生活中实际的言行,来让我身边的朋友们知道我在这些性别问题上是一个什么态度,这是有必要且对我来说唯一有意义的。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保守表达,希望大环境能够真正向好转化,当下女性群体还需要额外支持、关注的立场。

对于最直接的女性安全的问题,我没有动力去教我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应该怎么做,而更多的从看到的故事、描述中去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的更好。并且我很有意愿和身边的朋友,尤其还有一些父母辈的——他们的亲朋好友间,去表达我的观念和想法,而不是默许一些大男子主义的观念在父辈的观念中任意繁衍生长。

另一方面,男女的对立似乎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在这个时代年轻人不再怎么信仰「爱情」了。仿佛一种“你和我讲爱情,我都觉得可笑”的氛围让我也不再喜欢思考、谈论这一问题…这一切变化让我感到可惜。时至今日我仍然会认为爱情——或者说一个可靠的亲密关系,是为一个人提供强大「能量」的最好途径。我很难完全否认是因为我单身太久了才会在这个问题上似乎过于执念,但我的确还是觉得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从一段优秀的关系中获得支持,以便于更容易获得幸福感。我同意对于部分人,无论男女,来说,独立自主有时能够比一段充满未知的关系更合适;我也觉得对于现在年轻人赌博一般的相亲,更大概率是会降低自己的效用——即便如此,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淡化,仍让我对于当下年轻人们未来数年后的状态颇有些担忧。

把所有这些问题交给时间去证明是一种有效果,但是不够有效率的方式,我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案例、思考和知识,来帮助我更好的认识当下的社会性别问题的演化,并且更好的考虑我可以、应该做什么。

表达

在这里突然插入一个前后都没有转折、不连贯的段落放在序言里。

如果要我给我近几年总结一个关键词,那么就是「表达」,甚至我会说我未来 5 年、10 年的关键词仍然是「表达」。在我终于理解了人与人之间是不能相互理解的这一命题之后,我开始思考人与人的沟通本身,继而着眼于个人的表达,包括表达的表达的内容、表达的形式、信息时代表达方式的演化、各种表达方式的不足…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对于「语言」、「词语」概念的思考和解构,可能会是其他博客的素材。

另一方面,在我脑内一直以来思考「表达」这一概念的同时,我能感到我的表达能力的确是逐渐下降了。这里有不少具体的,而且我也能找到的原因:

  • 比如不再像大学那几年一样神经质,导致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无所顾忌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 近几年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让我的表达方式和对象一定程度上都有些固化;
  • 另外脱离了需要手写的环境,又让我感觉我现在还能写出来的字的数量可能已经打了对折…

而最近还有时会觉得,把脑子里想清楚的问题、思考整理成词句表达出来,也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我有时也会觉得似乎是线性的文字的形式不适合我的表达需求,同时我又没有能力去找到“我心目中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最终总是把自己逼到一个“想说什么,但却说不出来”的局面——并不是其内容说不出来,而是直接没有办法完成“说”这个动作,这样一种微妙的困境。倒是后来逐渐在对于摄影兴趣的发展中,我找到了这种轻松简单的表达方式,也就有了近一段时间啥都讲不出来,于是只喜欢发图的现状。但我仍然很看重多样的「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所以除了“读书笔记”、“前端练手”这两个目的之外,稍微逼着自己尝试写点什么,希望能重新逐渐找到使用文字来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便是这个博客出现的第三个隐藏理由了。

《亲密关系》

“也就是说,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择偶、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知。”

Intimate Relationships

最后我再来说说这本书吧——这是我搭建这个博客的动机的根源——一本我在书店里偶然翻到的感兴趣的书籍,来自美国作家罗兰·米勒,彭凯平教授主编。我在书店里随机的阅读了大约 10 分钟,买回来后快速翻阅了目录,目前刚刚读完了作者和译者的序言。我在这里摘抄下整本书的简要目录:

全书共计 14 章,依次为:人际关系的构成/研究方法/吸引力/社会认知/沟通/相互依赖/友谊/爱情/性爱/压力与紧张/冲突/权力与暴力/亲密关系的解体与消亡/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

当下我还是对于书中具体篇章内容充满好奇,但在系统性的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还是有一些顾虑。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会认为「解构」是一个敏感、甚至危险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我认同知道的越少、想的越少,就越容易感到幸福这样的理论。特别是在尝试解构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朴素的心理、情感、情绪……这些概念的时候,如果过于执着于理解的深度和粒度,可能会逐渐混淆理性和感性的边界。同时因为“自己”就是自身心理活动的发生地,因此理解并不代表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心理。认清自己的情绪但却无法控制它,远比一个负面的情绪、状态本身更能让人痛苦。

“根据书中第三章第二节的描述,我判断我现在应该已经不再爱你了。”

如果这样的对话会发生在一个偏执的、完全理解了感情产生的科学原理的天才社会心理学研究者身上,那真是一件可怕甚至令人反胃的事情。当然这种夸张化的表达没有真的有必要担忧或防范,不过我觉得我会在阅读、学习、吸收书中信息的时候,同时、甚至更注重,我自己一直以来的心路历程、体验和感受,一定要避免会有“看了这本书,就能成为一个心理更强大的人”这样的想法。我会坚持自己一直以来比较受用的一个观念:用理性来约束情绪的边界,用情绪来指引前进的方向。 书本中的知识可以提高我面对人际关系问题时的思辨能力,给自己的「感受」以更大的舞台,让我能够更加坚持本心的做出我想要的选择。

有时候我也会用逻辑 & 情绪这个组合来代替理性 & 感性,对于我想表达的观念来说这两者是等价的。

最后,在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准备了两个给自己的问题:

  1. 此书最后修订于 16 年,并且作者是美国人。虽然在修订中看起来已经增了一些诸如非二元性别的新篇章,但对于 6 年后的今天——当下中国的社会环境、年轻人的状态、互联网的影响……书中的案例、观念、分析是否还有效?又或者是否需要如何调整?
  2. 感情是否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物,还是诸如一种“大脑基于自我感动而产生的幻觉”——这个看似有些突兀的问题来自于我近期的一个脑内实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如果有一个精心调配的化学药剂直接注射进大脑,就可以让一个人去爱上、或者不再爱上另一个人,那么届时「爱情」这个概念是否还能像古往今来文艺作品中描述的那样独一无二且崇高。虽然伦理不应该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但从科学发展方法上来说只要这个问题是“有解”的,那就足以让人从新审视自己的情感本质。不知道书中的知识是否能够帮助我在这一脑内实验的辨析上,带来更加具体、细致、可靠的结论?

我会带着这两个问题来阅读这本书,试试看在最后我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感受。


结语

序章的结语说实话有一些奇怪。

从我翻看完目录前言,到把博客的序言部分写到自己差不多满意,着实花了我好几天的时间——这也再次让我感觉到现阶段我表达能力的欠缺。我在序言中稍微展围绕着「爱情」这一种概念展开写了一些思考,但如同书名《亲密关系》字面所包含的概念一样,我认为「亲情」、「友情」、甚至是自身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理的关系都一样重要。在最近我还有一些新的思辨,尝试抛弃这些词语的定义限制,把亲人、伴侣、朋友……之间的关系抽象成同一种关系体系去分析。但是首先于篇幅以及我当前的表达能力,我会希望在之后的笔记中,尝试逐渐表达出我对于爱情之外的关系的思考。

虽然整篇博客都是公开的,但实在很难想到谁会真的全都读完。我很希望能够在这个博客里能够增加一些互动反馈的元素,但是增加后端会使复杂度提升一个台阶,我基本上没有意愿来做这样的尝试。所以如果真的有朋友对于我正在做的这些事情也有兴趣,或者对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指正,我随时欢迎各种形式的讨论于交流——比如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戳我,或者直接在我的代码仓库提 issue 🤣。

希望我的这次「尝试」可以多持续一段时间。

顺便希望善良的人都可以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