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23
第三章(Part 2)
吸引力(礼尚往来|相似性)
A
天寒,手冷,打字,懒。
礼尚往来: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大多数人会去追求最有可能回报自己的伴侣,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 = 伴侣的外表吸引力 x 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其中,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适配价值(mate value)有关——这被定义为是作为生殖伙伴的综合吸引力。
元价值!
高适配价值的人更能吸引到优秀的伴侣,也自然会有更高的要求。这和通俗的“条件越好要求越高”的认知一致。同时每个人对自身的适配价值的认知、估计形成了期望价值,这影响了每个人会如何评估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更进一步,被人接纳和拒绝的经历教会让我们重新估计和调整自身的期望。
被人接纳具有奖赏意义,同样的,被人拒绝就像是一种惩罚。“当我们不太确定他人是否会接纳我们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冒被拒绝的风险。”
书中介绍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实验中男生需要在有两块荧幕的电影院中选择看电影时候的座位,其中一边的一个位置上坐着一位美女。当两边荧幕放的是同一部影片时,挤到美女身边的意图过于明显,可能会招致拒绝,此时实验中只有 25% 的男生敢坐在美女旁边;当两边放映的是不同的影片时,坐在美女旁边可能“只是因为更想看这部不同的影片”,这时有 75% 的男生敢这样做。大多数男生都是希望结识美女的,因为不管研究者怎么交换两边放映的影片,总是有 75% 的男生选择美女的一边,但是更高的被拒绝的风险阻止了他们实际的行动。
人们更愿意和那些接纳、喜欢自己的人接近,除了那些“来者不拒”的人——对所有人都“yes”的人往往收到回馈的“yes”没有几个。只对有选择的少数人表现出兴趣的人对他们挑出的这些对象充满吸引力。
有不少方式可以解释这个现象,比如从演化的角度来看:那些“专一”的人总是比“泛爱”的人要有优势。从另一种角度:被人接纳、喜欢是一种有奖赏意义的认可,但是“对很多人都有的认可”就不如“仅对于自己才有的认可”更具有效力。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这一倾向与吸引力的奖赏模型是一致的,这也符合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的观点,该理论认为“人们期望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交关系能够保持一致”。两个人彼此都喜欢对方就是一种平衡,同样的两个人都讨厌对方也是一种平衡状态。如果某人喜欢一个人但回报是厌恶,那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最终会归于上述某一种平衡。
另一项研究还表明,我们会对那些和我们同时厌恶/喜欢某人的第三人更有好感,这也是一种平衡。我们还通常会指望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即使我们还没见过他们。
读完这一小节后,我觉得不止是我会感觉“人们会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一个粗旷的结论似乎有很多问题。毕竟每隔一段时间我似乎都能从网上学到一些新的亚文化词汇去戏谑那些“坚持着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的人 🤣
问题出在哪里?当我们把视角从伴侣关系转向朋友关系,似乎“亲近那些亲近自己的人”的结论就不太需要什么额外的补丁了。这样对比看来,平衡理论本身没有问题,而是在当下文化中亲密关系的具体建立过程存在问题。如果某人表达出的“喜欢”是基于自身扭曲的恋爱观,表达方式又总是不合时宜,或者这段关系本身就建立在各种条件均不匹配的情况下,那么这份喜欢无法让对方感受到好感甚至遭致厌恶也是很自然的。换一种方式来说,我认为“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在当下文化中的一个关键在于,你确实要把一些“想占有我们的人”从“喜欢我们的人”中分离出去。而具体关于恋爱观、表达沟通方式的论述,我认为会在书中稍后的几个章节中再学到些更全面的认知。
相似性: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际吸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相像律:同性相吸——相类似的人彼此吸引对方。喜欢相像的人具有显著的奖赏意义,因为在喜欢这些人的同时也是对于自身性格特点(那些自认为在对方身上“相似”地方)的认可,达成了一种形如自我认可的奖赏。
几乎任何方面的相像都影响着吸引力。
- 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这些在人口统计学上的相像。
- 态度和价值观的相像。态度相同程度对吸引力有着简单直接的关联,相同点越多吸引力就越大,并且不会下降。“共同点太多”并没有什么危险。
- 相似的性格——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各自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比内向 + 外向的组合更让彼此感到愉快。
相异并不相吸
由于「相像」发挥作用的方式很巧妙,有时候会误导人们产生“异性相吸”的感觉。
匹配是广泛的过程
匹配并不是双方每一项条件的匹配,而是名声、财富、健康、才能、长相……这些条件都像筹码一样交换、整合在一起匹配的。长相水平较低的男性可以通过更高的收入来获得和英俊的男性一样的吸引力。所以如果“相异”看起来相互吸引,也许是双方在用某一种优势资源在交换伴侣的另一种优势——是类似的匹配价值让他们互相吸引,而不是外在的“相异”。
发现差异需要时间
不同于外貌这样一瞬间就可以感知到的外在特质,人际关系中还有诸如价值观、态度、人格等更加隐晦的特质需要相处一定时间才能完全了解。
根据刺激-价值观-角色(stimulus-value-role)理论,这三种信息会在亲密关系的不同阶段分别影响其发展——在接触之初是年龄、性别、外貌等明显的外部特征刺激;随后是彼此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相似程度;再往后,最重要的是双方在养育方式、事业、居家等基本的生活要务上是否一致。
因此在两人刚认识之初首先感受到的是知觉的相像(perceived similarity)的影响,随着充分的了解,他们才会真正注意到对方是否是和自己相像的人。
时间和经验的影响还表现在致命的吸引(fatal attractions)上。伴侣身上一些最初吸引人的特质可能会逐渐变成令人厌烦、恼怒的特点。例如:交往初期的主动和风趣,可能到后来就变成了不负责任的愚蠢之举;有主见、执着可能会变成专横跋扈。这些情况下这些特质本身并不隐蔽,但是人们自身的判断本身也会随着时间改变。
错误知觉
人们很少真正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伴侣,很多时候人们更像是和“幻想中的伴侣”而不是真正的伴侣生活在一起。
可以理解为 “爱自己的伴侣” = “爱上一种人” + “认为伴侣就是这样一种人” 这样的模式。
把伴侣构造成想象中美满的形象对于维持亲密关系是有利的。如果努力的去营造维持这种错误的知觉,人们也可以从和自己不同的人身上感觉到“相像”,进而被这些人吸引,即使他们之间的差异在旁观者眼里非常明显。
想成为的那种人
人们会被那些有能力和有才华的人吸引,往往会喜欢那些与自身的「理想自我」相像的人(即便他们身上有我们期望但不具备、不相配的品质)。
这种倾向有一些复杂的特性:当对方超过了我们的理想自我,让我们相形见绌,那就会具有威胁意义和令人不快;但是如果对方只比自己好那么一点点,那就会带来默默的鼓励而非威胁,进而对我们同样具有吸引力。某种程度我们也可以说“只好那么一点点”也是一种“相像”的限制,或许在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人们相比于和自己非常相像的人,也会更喜欢那些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差异随时间减少
随着时间推移,伴侣双方可能会因为“共同体验到令人信服的经验”或者“有意识地寻求和谐和满足”的方式,被动或主动的减少彼此见的差异。久而久之新发现的相像有助于伴侣们聚在一起,即使他们最初的共同点不多。
某些相像更重要
不同品质在相像时的权重也是不同的。虔诚的两人可能会很在意宗教的分歧,但是如果两者都不是积极的信徒,那么这一影响几乎没有影响。
家务和性别角色通常是属于有影响力的那类相像。
- 家务的重要性在当下的文化中不难感知到。对于家务劳动分派有分歧的情侣比观点相似的情侣更有可能分手。
注意这里指的是“分派”有差异而不是“干的家务”本身有差异,我差点错误理解了这一点。
- 性别角色是我们在个体差异一节已经了解到的工具性和表达性特质。和传统观点不同,那些性别角色更相像的伴侣,而不是那些大男子主义的男性 + 女人味十足的女性的组合,能感受到更多的理解、情义、爱恋以及满足。
温习一下这个知识点,因为「性别角色」这个中文用词本身总是会让我错误的默认感知到是男、女两性本身的差异。另外,这里也值得再次强调,摆脱文化中刻板的性别角色是多么重要。
互补性
如果伴侣双方有不同的技能,一方往往乐于让另一方在其优势项目上发挥特征,这种取长补短的行为即为互补性(complementarity)。互补性更确切的形式涉及伴侣双方的不同行为:支配与顺从。如果一方自信、希望对方能听从自己的忠告,而另一方经常需要帮助和建议,如此,“相异”或许偶尔会互相吸引。
但是互补性所发挥作用仍然不及相像的作用。两个都能善解人意、慷慨大方的人可以互相轮流的为对方付出,这种关系显然比一方付出而另一方只接受要稳固。
另外,人们通常都会被新兴的事物好奇,这种倾向也一定程度上驱使人们被那些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所吸引。但是喜欢“不同”和喜欢“不同的你”是两种很不一样的情况——如果因为不同本身而走到一起的伴侣不能在一定时间能找到或发展出他们的共性和默契,很难不让人担心他们中的某人会在这份“新奇感”不再那么强烈的时候就不再被对方所吸引,转而倾向于寻找下一个“新奇”了。
“需要牢记的点是,相像的伴侣可能比不相像的人都更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Z
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上述几个小结的内容:人们会被那些与自己相配的人所吸引。
当然我看书不是为了得出这种村口老大爷都知道的废话的。更重要的是知道这里「相配」的概念可以更具体的拆分成「平衡」、「相像」、「互补」这三个更加具体的维度来辨析。人们会因为接触什么样的人,进而产生好感,这些问题都不再始终含糊不清,而更容易追根溯源。
但是书中并没有提到一种情况,如果一个人他本身就非常讨厌自己,有着显著的自我厌恶情绪,那么他是否还会去被那些与自己相像的人所吸引?或许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这其中的差异程度并不难,而没有实验数据的我只能凭着感觉大胆猜测——我想恐怕自我厌恶的人并不会在交往中受到相像的积极作用影响。因为吸引力的基础是要具有奖赏意义,人们很难从接触厌恶的事情上获得什么奖赏——即使这只是因为他人身上拥有和自己一样的一些特质——而这些特质本身就被自身所抵触。我不确定作者在写书的时间点,及其所在的西方文化环境中,自我厌恶是否是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但当下我确实会感觉到这一消极的概念所出现的频率,显著的高于我所以为的水平。我也越来越容易在网络上注意一些糟糕的亲密关系发展的案例(虽然并不都那么具有真实性),在其中主角的自爱水平更容易让我觉得是影响关系发展的核心因素。
因此我在近期产生了一个新的论点:
当代年轻人对待婚恋日渐低迷的态度,除了经济水平、文化环境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节点是他们对于自身的接纳、认可、自爱及自我实现水平正在持续走低。
演化带来的先天基因、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个体价值观、态度……等等非常多宏观或微观,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都是互相影响的,因此我绝对不会说诸如“自我厌恶的情绪比后代教育的压力更阻塞年轻人结婚”这种把个中因素直接分个三六九等的论点。关注「自我」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带来另一个思考问题的视角——包括它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婚恋观,以及它是如何被其他那些客观因素所影响。
换一个切入点来说,我近期还有一个新的论述:
用“本来应是”的语气来说,亲密关系应当是一个人在已经能较好的实现自身的物质、精神需求后,开始尝试追寻的形如 1.2 + ? > 2 的关系,而如果是 0.7 + 0.6 最终还 < 1 的这种情况,我确实觉得先去思考解决那 0.3 的问题远比强求那个 + 要有意义一些。
至少植物应该全都是在自身能够吃饱喝足的情况下才会开始繁衍,总不能当代人们对爱情的追寻实则近似是一种觅食行为。
当然确实也可以说仅一个一线城市的房价就可以轻松击碎几乎所有年轻人的“自我实现”,进而所有人都只能凑合着抱团取暖——在后续的篇章都读完之前,我姑且先只是理想化的觉得这一种观点实在有点太令人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