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23
第二章(Part 2)
研究方法(数据的性质|研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结果的解释和整合|最后要点)
A
工作、开车、拍照、修图、读书、写笔记、睡死过去 😴……
数据的性质
和很多科学研究一样,对于人际关系的实验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考虑其效度(validity)——指测量到的事件是我们真正想要测量的,以及信度(reliability)——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非常惭愧,在本科的专业课上我们的确还有系统的学过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信度和效度等的计算方式。但是现在已经全部还给老师了。
书中不会讲解统计学的知识。对我而言,由于肯定不会自己去尝试进行专业研究和分析,所以暂时还不想拾起统计学的知识。作者指出,书中提到的结论都是经过实验证实“显著的”,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当然作为一本专业严谨的书籍这点信任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因此在阅读中我也只需要吸收书中指出的研究的结论即可。
在研究中,主要有四种收集数据的方法(或者说四种数据类型):
自我报告
“亲密关系研究中最普遍的方式是直接询问人们的体验。人们的回答就是自我报告(self-reports)……”
自我报告由多种形式:书面文件、口头访谈、非结构性日记等。
自我报告的方法非常有效率,信息量丰富,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 参与者对问题的解释——不同参与者对于概念、名词的理解会影响实验数据。
- 回忆或觉知的困难——人们对于自己的喜好和行为的描述不完全符合实际,而且回忆可能会出现偏差。
- 参与者报告的偏差——人们会高估自己在积极事件中的作用,低估在消极事件中的影响(自我服务偏差 self-serving bias);另外人们很可能不愿意说出一些对自己不好的事实(社会赞许型性偏差 social desirability bias)。
以上三点偏差是很符合逻辑,也比较容易理解的。不过,除了这些清晰的定义,书中提到的一些具体的例子也很有意思:
- 男性和女性对于边缘性行为是否归属于性行为的理解有一定偏差,这也是男性报告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人数往往多于女性报告的其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原因。另外描述性行为的词语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理解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性行为研究。
- 在自我报告中,女性表述外貌对于她们不如对于男性那样重要。但在研究中,外貌对于女性的确如对于男性一样重要,且外貌是影响男女两性喜欢对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观察法
研究者根据需要可以设计在不同的时间、频率、场合通过不同的“观察”手段来记录参与者在实验场景或自然状态下的反应。其中有一种体验式取样(experience-sampling),采用间断、短时间、长期的观察,随机分散抽取参与者的行为。这种方式就像是对于参与者日常行为、反应的随机抽样,看起来更容易减少实验数据的偏差。
对于观察法收集到的记录,研究者可以采取综合的、主观的方式评价,或者通过一些可量化的规则来评价(例如:对话中“你”的代词频率、肢体接触的次数等)。
观察法相比自我报告可以减少一定的参与者主观干扰,但是“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这件事本身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与者的行为,这种影响被称为反应性(reactivity)问题影响。
生理测量
生理指标很难撒谎,能够更加去除参与者主观的影响。书中给出了一些有趣的例子:
- 血液中神经肽催产素(oxytocin)的浓度有助于确定你的同理心和信任程度;
- 依恋类型不安全的人面对压力会出现更强烈的自主神经反射,比如肾上腺素和荷尔蒙的分泌;
- 宽容的人比睚眦必报的人表现出更弱的心率和肌肉张力。
- 对于大脑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考察表明亲密的爱情和饥渴的性欲看起来是由大脑不同部分控制的。
生理测量成本较高,但是其应用正在不断增加,因为其能反馈社会行为的生理基础。
例子中特别提到,如果你摄入一定剂量的催产素,短时间内不太容易对人起疑。这让我想到了序章里我的那个脑内实验:如果有一个(非常违背伦理道德的)实验机器,能够精准控制在参与者在遇见特定对象时就释放催产素,那么是否能够(非常没有伦理道德和人性的比喻——)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样,精心虚构出一个参与者对于特定对象的“爱意”?
我姑且多补充一点,考虑这种脑内实验绝对不是为了达成或期待一些反人性的,甚至犯罪的结果。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去思考「感情」的价值本身这一问题。
档案材料
历史档案(archivers)信息是“无反应性”的,但是档案的信息可能会有时效问题,或者不能完全覆盖实验数据的需求。
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大学年鉴相册中学生照片评定的外貌吸引力差异,以确定数年前外貌水平对于现在赚钱水平的影响。这个有趣且看起来很会很微妙的实验结论将会在第三章揭露。
研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首先很明显,上文中我那个脑内实验如果真的出现在实验室里,那绝对是“不道德”研究的典型。
研究人际关系问题很容易触及到个人隐私的边界,这使得人际关系科学总是处在严重的道德两难困境中。不仅如此,研究本身的探询过程可能会提醒参与者注意到、或者重新思考一些曾经忽略或者不愿意面对的人际关系问题。
例如为了研究行为风格对于婚姻问题的影响,设计实验让一些夫妇重温上一次争吵的分歧,结果造成在实验中有些夫妇真的发生了争吵。实验得出了对于婚姻预测的有价值结论,但是也带来了明显的破坏性影响。
庆幸的是,当下科学的研究都非常注重对于参与者权益的保护——在研究开始前充分介绍实验信息;允许参与者随时退出;在实验后及时提供反馈,解释实验过程、研究目的、提供最终报告;免费提供实验问题相关的婚姻咨询等心理服务等……同时,也有参与者能够在一些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并从中获益(对于人际关系的启发,或者是实质的金钱报酬)。
“科学在道义上必须履行的责任是求的真知造福人类。”
在网络、媒体、电视上良莠不齐的内容,“……(在这些节目里现实的婚姻更像是人生败笔而不是成功)大肆流行,传递怪异的爱情的文化中,不去理解人际关系的运作过程才是真正的不道德……关系学家相信,努力探索增加人们快乐和减少痛苦的方法,是人际关系研究最根本的道德。”
结果的解释和整合
就像在“数据”一节中表达的——科学的研究结论需要统计工具对于信度和效度的验证。书中的研究结论都经过了严谨的审查,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而不会再赘述具体的统计学工具。
另外,人际关系中研究中的数据有着一些独特的挑战性和复杂性,例如:
- 配对的相互影响的数据——在夫妇双方一起参与的研究中,两者之间的数据往往会互相影响,因而不能将参与者认为是各自独立的个体;
- 不同的分析水平——研究个体依恋类型对其自己社会交往的影响,以及,两个伴侣的依恋类型组合如何影响它们的人际关系质量,体现了两个不同的分析水平;
- 影响人际关系的三个根源——一个具体人际关系中的两个参与者和他们共有的独特组合同时影响着人际关系的结合。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你和一个人聊的很投机,并不一定代表对方喜欢你,也有可能只是对方善于聊天或者是有良好的教养。
科学家现在做了很多元分析(meta-analyses)研究,通过汇编针对特定现象的一系列研究,尝试分析整合它们包含的共同规律,以提供更可信的分析结果,或者揭示差异存在的原因。
最后要点 & 小结
总的来说,整个第二章「研究方法」的关键就在于辩证的去看待研究方法、结论的价值与不足。但这些不完美的,存在可能性、个体差异的、特例的科学实验结论,总是会一步步帮助我们接近、了解人际关系的奥秘。
“勿将科学的谨慎误解为缺陷。”
“那些声称自己一直正确的人,毫无疑问是招摇过市的江湖骗子,谨慎的科学家不会这样做,他们只会努力使自己不断接近真理。”
请你思考
克里斯和吉尔如果要通过心理学导论课程,就必须参加研究实践,所以他们签字参加一项“人际关系过程”的研究。他们恋爱已经有两个月了,这项研究正在找未结婚的恋人”。如果他们参加这个研究,会得到 5 美元,这让他们有点高兴。就这样,他们和十多对其他恋人聚在了一个大房间里,然后分别相对而坐。随后他们阅读了研究的注意事项,注意到自己可以在任何时候退出这个研究,便签名同意参加研究,开始填写长长的问卷。
有些向题比较敏感。他们要回答去年与多少个人发生过性关系,未来 5 年他们希望与多少个人发生性关系。隔一段时间后,他们要再次回答同样的问题,这一次他们都认为伴侣也要回答这些问题。克里斯以前从来没考虑过这些问题,一想到这些向题他就意识到自己对吉尔的性经历和未来的想法知之甚少。那天晚上,他有点焦虑,想知道又有点担心吉尔的回答。
据你看来,这一研究程序符合道德规范吗?你愿意完成类似的问卷吗?为什么?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针对大学生方便样本的获取自我报告的横断研究。看起来这个研究程序符合道德规范——虽然问卷的部分题目设置比较触及隐私的、敏感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开始前给到了参与者关于研究内容的充分确认,并且允许受试者随时退出。不过考虑到隐私、敏感问题以及反应性问题的影响,如果研究本身没有特别要求,或许允许参与者在相对隐私的房间里单独(成对)完成问卷或许会比聚在一个大房间里更不容易感到紧张和拘束,从而更好的提供真实的数据。
怎么还有这种调研我主观想法的问题…
我很乐意完成类似的问卷。一方面,就如同我在阅读这本书的理由一样,我非常认同人际关系的科学研究,故对于个人隐私、敏感问题的担忧并不及我愿意为研究贡献一些数据的朴素想法;另一方面,一个十分个人的原因,我非常相信我会在几乎全部问题上诚实的做出主流文化较为认可的选择,因此我也几乎不会面临“社会赞许”因素的困扰。
额外的,虽然题目中没有特别提及,毕竟这是一个面向恋人的研究,虽然我也没有恋人, 伴侣是否也愿意参与同样的这项研究也是参与者可能会顾虑的点。(特别是,“在敏感问题前选择放弃”这一行为本身可能会非常微妙地产生一个亲密关系间的猜疑,从而在决定参与研究一开始就产生一整个微妙的不信任链。)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一组观点:我并不认为、期待有人能在亲密关系中,自始至终、由内到外地,在所有问题上都能秉持社会文化所赞许的一种倾向。这种期待太过理想,也忽视了亲密关系中个体本身的复杂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更是要正确认识到一些不好的、甚至难以启齿的想法总是会不同形式的出现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同阶段——这样才能在长久的关系中和伴侣一同面对这些问题,动态的平衡、调整亲密关系中这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因素。回避,或者天真的认为这些问题永远都不会发生在“完美的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完美的伴侣”身上,只会让这些问题悄悄的滋生,并且可能积累而在某一个冲突中彻底爆发,对这段关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充分的沟通,必要的信任、包容,是在“是否愿意完成类似的问卷”这种小问题,以及几乎全部其他亲密关系问题面前,都总是具有积极影响的方式方法。
Z
第二章结束~
研究方法一整章都是偏干货知识信息点,笔记大半也都是归纳一个提纲,感觉抄书抄了一半。整章没有太多超出当前理解、认知的内容,发散的思维也不多,倒也不是什么问题。后面章节应该逐渐变得有趣起来了,我还挺期待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