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024
第四章(Part 1)
社会认知(第一印象)
社会认知
本章的研究主题——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一般指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的知觉和判断过程。我们关注的焦点是人们理解人际关系的思维方式。
在亲密关系乃至任何形式的人际交往中,各种形式的表达、交流在两个人交往的过程中都是持续、客观地产生的。但是对于相似的场景和事件,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影响他们对于对方的认知以及后续的行动。例如在一场初次约会中,男方主动承担了晚宴的账单,女方会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对方态度真诚且大方?还是说感觉对方有些大男子主义?或者说认为这就是文化默认的行为因此完全没有在意……如果交换一下角色,是女方主动承担了账单,男方又会如何认知解释对方的这一行为呢?
如果人们不能正确地(和对方实际行为理由一致地)理解伴侣的行为,就很有可能对于对方、以及对方对于自己的态度产生误会,进而影响亲密关系的良性发展;但有些情况下,错误的理解对方比事实上更在意自己,反而可能会使得伴侣的形象更接近自己幻想中的伴侣,进而或许(至少单方面的?)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
除了关注于人们对于伴侣行为的判断及其后续影响,社会认知还会要求我们关注:人们为了影响和控制伴侣对自己的看法会做出何种努力,以及,伴侣彼此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能有多深。人们对于同伴关系的知觉和解释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认知而不是事实本身,真正决定了人们的感受和行动。
第一印象及其影响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人们对他人第一次短暂接触后的第一印象会长久的影响着我们对其的判断,即便在之后我们发现了他们身上其他的特点。而且如果初次交往时就对某人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很可能会回避与其的任何进一步的接触,进而第一印象就会变成对此人的唯一印象和永久评价的依据。
正如在讨论外貌的吸引力时我们就知道的,人们在彼此相遇的瞬间就开始做出判断。研究和实验给我们列出了一些可量化的参考:
- 只要 39 毫秒,人们就能辨认陌生人的面部表情是否包含愤怒;
- 只要 0.1 秒,人们就能判断出陌生人的长相是否有吸引力、多么可爱、是否值得信赖;
- 观察陌生人和异性 5 秒钟的聊天场面,人们就能确定对方的外向程度,良知水平和智力高低。
“人们妄下结论的速度太快,太快了”
人们对于不同类型人群的刻板印象也会影响我们遇到的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刻板印象的内容因人而异,但往往都会使我们先入为主地,非常不准确地看待他人。
甚至,初次见面时外界的环境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即使这些因素和对方一点关系都没有。相遇的场地(公园、酒吧、教室、嘈杂的街头……)、天气、甚至你手中握持水杯的冷暖,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印象的形成。
首因效应
书中这里给了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例子——
首先花点时间快速地想象一个具有以下特质的某个人:
妒忌、固执、挑剔、冲动、勤劳、聪明
你是否愿意这个人成为你的同事?或许不太愿意。
那么,再花些时间快速地想象具有以下特质的另一个人:
聪明、勤劳、冲动、挑剔、固执、妒忌
对这个人的印象是不是好了一些?虽然这个人并不完美,但看上去能干且上进。
我对这个例子所呈现的实际效果感到非常惊讶!这两组描述仅仅是以不同的顺序给出了完全相同的信息,但是当我去想象这样的两个人的时候,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对于第一个描述,我脑海中首先想象出的是:他在工作中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要追着我争吵不休,这样的一个场景,进而觉得对于这种人还是避而远之的好;对于第二个描述,我会下意识联想到“天才总是有些怪癖”的说法。甚至实际上我都没有特别地关注到他后面的几个看起来有些“瑕疵”的性格特点,仅仅感觉上这是一个有着普通人的情绪水平,但是非常聪明有能力的一个人。
最先获得的信息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的影响。即时的印象和刻板印象一起,塑造出了我们对于他人的整体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也说明了为什么第一印象的作用如此之大:不论对错,快速形成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所获信息的解释——第一印象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判断,它还动态的影响着我们接受新的信息并且做出判断的方式——这种影响的发生往往非常微妙且难以察觉。
实验表明,给参与者分别展现一个物质富有的小女孩和一个物质贫乏的小女孩的录像,并让他们评估孩子的智力水平,两组参与者都给出了差不多的评价;但继续给他们展示同一个,小女孩参与智能测试时表现时好时坏的录像,让他们再次评价其智力水平,两组参与者给出了迥然不同解释——认为小女孩贫穷的参与者指出了她的错误,判断她的智能低于平均水平;认为小女孩富有的参与者注意到了她的成功之处,判断她的智能高于平均水平。
不同阶层的信息并没有直接、明显错误地让人们对孩子产生错误的评价,但对其社会阶层的印象显然逗留在他们大脑中,歪曲了对于小女孩后续行为的解释。
另外,第一印象还影响我们对于信息的择取。人们常常会表现出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es)——人们更倾向寻找那些能够证明自己(对于他人的第一印象)正确的信息,而不是那些证明自己错误的证据。
研究者分别让一些参与者去通过面试问答的方式来尝试查明同一个陌生人“是否外向”或“是否内向”,结果两组面试者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提问方法,使得这些问题都更可能得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回答。
比如同样是为了了解一个人究竟是外向或是内向,“喧闹聚会的哪些方面会让你讨厌?”这样的问题倾向引发内向的反应,而“如果要增加聚会的活跃气氛,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则倾向引发外向的回答。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例子:可能某人的家人、同事、朋友全都不看好她目前的伴侣,但是她本人却非常自信,并且从伴侣身上能发现很多优点。这种场合下,往往是既有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了她从伴侣身上获取信息的偏差,而不是她评判这些优缺点时的价值观本身有问题。此时亲朋好友的反对声音可能会让女主本人重新审视她的判断——但她的价值判断并没有出问题,进而使她在反思之后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甚至不惜和亲朋争吵。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信息的获取本身就会先于价值判断产生偏差,是解释清楚问题的关键。
实验表明在一段感情中,能够更加准确预测两人关系发展的并非情侣双方本人,而更多的是他们的父母或者亲友,其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则是来自于女方的朋友。
关于既有印象如何影响人们的验证性偏差,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关系以“断崖式”的结束而不是平淡缓和的结束收尾。当情侣双方都还希望努力保持亲密关系完好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找到一些证据来保持对伴侣的乐观的错误的知觉。而日积月累的经历使得一方决定放弃这一关系时,即使他们在过去一段时间一起相处的经历已经发生、不会有任何改变,但是对于信息的择取使得之前那些令人乐观的证据逐渐被那些证明对方并不合适的证据所盖过。与个体价值观念变化的缓慢不同,对于伴侣的评价可能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颠覆。
Z
我在 1 月 16 日写完了这篇笔记的大概 80% 内容,然后在 4 月 27 日进行了剩下 20% 的收尾。
虽然我确实不至于说忙到了这种程度,但往好处想,至少中间我一直惦记着这事情,从来没有想过弃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