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024

第四章(Part 2)

知觉的力量

A

最近实在也说不上来清闲——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每一篇笔记的统一开篇了。不至于说连片段的读书时间都挤不出来,但是能够静下来获得一段完整的时间去思考和写作着实已经是一种奢求。虽然每次几个月推进几十页的阅读量是在是有些丢脸,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下来把这个博客做到有始有终,就看看最终到底能花费我几年的时间吧。

但考虑到我写下上面这段话之后又过了两个月才开始给这个章节收尾,所以我现在已经对于这个博客可能完成的时间非常的悲观了。

而我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收尾,竟又拖延了两个月。我现在也只能保证,在有生之年如果不出意外,我是能完成这个博客的了。


知觉,是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整体的看法、理解。显而易见,人们对于人际关系中客观发生的事情的不同解释,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关系的走向。

伴侣的理想化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触及到这个论点:人们很少真正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伴侣,很多时候人们更像是和“幻想中的伴侣”而不是真正的伴侣生活在一起。

对于伴侣适当的理想化的认知有利于亲密关系的维持。但显而易见的是:过于不切实际、理想化的幻想,会使得在伴侣身上发现的矛盾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不可调和。如果不能在相处过程中逐步调整对于伴侣的更加合理的认知,那么一定会有一天幻想和现实的矛盾会足以打破亲密关系的正常维持。

人们通常会以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来评价自己的伴侣。这种错觉会将真实的伴侣形象和理想的形象混合,从而弱化对方的缺点,有时甚至会给出比伴侣的自我评价更加积极的评价。

归因过程

归因(attribution)指的是人们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的解释。

由于人们只能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这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人们往往对于自己/他人的同样的行动所做的归因会无意识的有着双重标准。对于一个产生积极结果的行为,人们往往会放大自己的主动性所产生的贡献,这显然对于人们自己来说有着更显著的奖励作用。而对于自己一段失败的经历,人们往往会更加偏向是归结于外部的客观因素所造成的阻力。但同样的行为是由其他人造成时,我们却可能会认为是他人自身的问题所导致。

“人们常常能深切地感受到影响自己行为的外部压力,因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做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

另一方面,人们可能会仅仅因为自己持有善意的想法,便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足够善意的人。书中有一个简单清晰的举例:

丈夫可能会在上床睡觉时想道:“明天如果妻子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准备好的早餐,一定会很高兴”,但结果第二天睡过了头,不得不飞奔去上班,什么早餐都没做。丈夫之后仍然可能会因为“自己有一颗为对方着想的心”而自我感觉良好,即使在妻子的眼里他完全什么都没有做。

没有人会读心术,即使一个行为在发生之前已经在自己的脑海里考虑了无数个(甚至可能只是“自以为”)善意的因素,但对方也只能从你最终的行为来反应和解释。仔细的考虑在每段人际关系中是如何通过行为来让对方理解你的想法,而不是沉浸于自以为是一个包容、体贴、通情达理的人这样的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中去。

对于自恋者来说,自我服务偏差的作用还会更加强烈。他们可能会将所有促使事情发展的功劳归功于自己,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也使得自恋者往往会成为一个糟糕的伴侣,虽然在一开始你很难分辨出他们。

最后,一段亲密关系本身的状态也会影响归因的模式,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一种正反馈:幸福的伴侣归于对方行为的归因都是能“改善关系”的——对伴侣的积极行为做出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从而认为这些积极行为都是刻意的、习惯的、可期望的;也倾向于对于彼此的过失做出外部的、易变的、特定的归因,从而认为这些消极情况是偶然的、特殊的、局部的——而这样一种归因模式又能增加这段关系的满意程度。相反的,痛苦的伴侣却会反而认为对方那些积极的行为只是偶然的,而消极的影响才是对方长久不变的属性,亲密关系就变的很难得到满足。

消极归因模式的产生,与第一印象、依恋类型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而在消极的正反馈产生后,如何能遏制其发展甚至转变成积极的反馈,我想很大程度上务必需要在理解、表达、沟通上付出额外的努力。

记忆

除了对于当前发生事件的知觉,人们对于过去事情的记忆也一样影响亲密关系。

第一印象又何尝不是一种特殊的记忆呢。

人们往往以为自己的记忆就是对于过去事件的如实表征,但人们的记忆往往是混杂着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和最近才知道的信息,这样的重构性记忆(reconstructive memory)。因此,伴侣当前的感情状态也会影响对于过去的记忆的筛选和理解,从而也进一步影响着关系的发展,这也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关系信念

关系信念这个名词比较抽象,但是 Schema 这个英文名词我就非常亲切了。因为我在各种数据库里经常见到。

关系信念可以理解为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关于亲密关系的“模板”。在人际关系 Sechema 中有一种很常见的互相关联的信念,即浪漫主义(romanticism),其主要观念大致为:认为真爱是存在的、完美的、能克服一切、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一个的;也相信一见钟情是存在的。虽然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很少能满足这么高的期望,但这种信念对于一个新建立的亲密关系也是有着一定的积极的作用的。

书中列出了一些需要警惕的、被认为是有害的观念:

  • 争吵具有破坏性
  • “读心术”很重要
  • 伴侣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 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完美的
  • 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
  • 美好姻缘天注定

这些观念被学者称为宿命信念(destiny belief),因为这些信念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过于僵化呆板,会理想化的认为在一起的两人就会注定幸福美满,从而消极的应对变化,并且更不容易彼此满足。

与之相对信念是成长信念(growth belief),其假定幸福的亲密关系是辛勤维护的结果,会更乐观、积极的面对待亲密关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思考

书中比较立场鲜明的反对「一见钟情」类的关系信念,毕竟显然,注重自身对于亲密关系的贡献多于“真爱”本身的贡献的伴侣更能够有效的维护他们的亲密关系。但是放在当下的社交环境中来,我思考「一见钟情」类的关系信念或许并不是一无是处:

当人们会认为缺乏亲密关系对自身有着较重的负面影响,并且预期(这个预期可能来自于对于外部的信息及自我认知的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的(时间、经历、物质、精神)成本较为可控的时候,大家显然更应去接受那些能够促使自身去花费时间经营一段关系的信念。但是在当下,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文化愈发显著,很多人(至少在当下的年龄)逐渐不再觉得单身是一个非常消极的状态。也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似乎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困难的事情。 如果人们认可这两个观念的变化,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花费时间去经营亲密关系可能只会换来一次,甚至是数次的徒劳无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而选择相信一见钟情,即使它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也会变成是像买彩票一样——即时什么都不发生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万一“中奖”那就能换来极其显著的“收益”——的一种颇为有效的信念。

虽然我有一些在特定环境下认可「一见钟情」信念的思考,但是我还是更加认同书中的立场。一来,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他们身上目前的价值支撑来源于一些脱离物质基础(金钱/认知)的纯粹的情绪价值输入,这些价值支撑远没有更具体的亲密关系可靠;二来,就像我上文中“至少在当下的年龄”的补充,我非常的敬畏时间、年龄可能对于人的价值观念所产生的影响。目前我觉得还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较好的预测等 90、00 这些代际的人到了 40 ~ 50 的年龄阶段后,外部环境、文化影响甚至人们的生活习惯究竟会和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多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关系、亲密关系对人们的重要程度。

所以我在近些年的很长时间里都不变地持有一个爱情观:我始终是爱情忠实的信徒,但我不会愿意构成任何促使朋友踏入爱河的动力;毕竟我可以接受任何人最终过的幸福抑或是不幸,但我绝对不想成为任何朋友前往苦海的引路人。

从理性的角度去考虑,成长信念更符合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宿命信念很像是会出现在电影、小说中的桥段。毕竟在架空的作品里,主角们因为一个动机就能产生足以跨越时空、生死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最能调动观众的情绪。

关系信念的形成和存在也有其适应意义,由于文化和时代的影响,即使是一些书中认为是不好的信念,也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反思,不良的关系信念也可以改变,如果想要开始或者维护一段亲密关系,还是很有必要摒弃那些理想化和过于乐观的信念的。

期望

知觉并不仅仅会被动的影响我们如何解读他人的行为,有时候也会主动的诱导他人像我们期望中的那样去行动,即使这些期望一开始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期望最终变成现实的现象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会联想到网络上一些类似“找第三方试探另一半,结果真的出轨了的事情”的故事会。当你开始对对方有了一个特定倾向的期望时,你所做的行动、观察解释对方行为的方式就有可能会促使你的期望成真。

有一个清晰的步骤来说明这一现象时如何发生的:

  1. 知觉者行程对目标的期望(可能来自于第一印象、或者类似的交往经历)
  2. 知觉者行动(微妙的向目标传达期望)
  3. 目标解释知觉者的行为
  4. 目标做出反应(通常是以善报善、以恶报恶的正反馈)
  5. 知觉者解释目标的反应(忽略自己引起目标反应的作用,感知到支持期望的证据)

这个过程不难理解,就像在第一印象的篇幅提到的:对一个人的印象不仅是一个静态的信息,也会动态的影响着对于对方行为的解释,从而促使对其的印象固化。而与此同时,对于对方的印象也会微妙的影响我们和对方的沟通。如果你认为伴侣似乎是不忠的,就会更多的增大自己的戒心、抱有更多的敌意、反复的试探和追问,对方也自然会感到不信任感,并且降低沟通交流的意愿,彼此间的隔阂就会逐渐增大,而伴侣出轨的风险和可能性也会真的随之增高!

自我知觉

知觉的最后一个重要组成是人们自己对自己形成的评价,即自我概念(self-concepts)。自我概念包括人们对自己形成的全部信念和情感,包含广泛的自我了解和自尊

在社会交往中,自我概念具有两种不同的组成:

  •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我们从他人那里寻求能提升自我概念的反馈。这使得我们相信自己是合乎他人心意、有吸引力、有能力的人。自我提升的动机更多是自动化的、无意识的、主要为情绪性的反应。
  • 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我们从他人那里寻求与自我看法一致、能证实现存的自我概念的反馈,无论好坏。这使得我们的自我概念稳定牢固,使生活变得可预测。自我证实的动机更多源于深思熟虑的,有意识的认知。

自我提升是一个更直观更好理解的概念——人们总是喜欢收到赞赏。并且对于那些有着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人来说,自我提升和自我证实的动机目标是一致的——去设法和那些能给我们积极正面评价的人保持联系。

但是对于那些具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来说,问题变得复杂:虽然表扬和恭维大部分时候都能温暖人心,但是对于那些自卑的、认为自己不招人喜欢的人来说,不符合自我认知的溢美之词会破坏其自我评价体系本身,让自我概念、人际关系、生活都变得更加混乱。对于这些人而言,两种动机能够共存的更好状态是:对方能够给出总体的赞扬,但是对于特殊的缺点也能给出符合自我认知的反馈。这会让其感受到在这段关系中对方仍然乐于和你相处,即便他也很清楚你还有一些小毛病。

我不由得联想到了一个关于「批评/建议/PUA/想骗你钱」的 NSFW 的 meme 模板。这样看下来「两种动机能够共存的更好状态」确实是和 PUA 的方式方法更加接近一些,只能说 PUA 会生效确实是有它的一些歪理在的……

最后,还有研究表明,在亲密关系不同的阶段中,自我证实的动机的权重也会发生变化:在恋爱中的伴侣关系中自我提升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那些能够给出赞赏、积极评价的恋人总是比那些指出缺陷的恋人更让我们感到亲密;但是一旦人们结了婚,在婚姻中自我证实的动机就会处于主导地位,那些具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的确会认为不赞赏自己的配偶比赞赏自己的配偶更亲密。

不想成为那种喜欢被 PUA 的人的话,最好还是提升一些自尊水平……


Z

知觉在亲密关系中拥有着强大的影响力,而其难以被自身意识到的微妙特质,以及其在发挥作用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正反馈机制,都使得我们应该需要格外重视「知觉」的力量。

除了在书中笔记中已经大篇幅介绍的知识点以外,一想到整个 2024 年到现在已是深秋,我才又看了第四章书中 20 多页,憋出了总共两篇不足万字的博客,就使得我应该需要格外重视「怠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