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23
第一章(Part 2)
人际关系的构成(个人经历的影响|个体差异的影响)
Α
在上一次笔记之后,我投入到了一段为期两周的旅行中去,这中断了我的阅读和笔记。而节奏被打断后我一直没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找回它的时机,于是就一直拖延到了昨天——终于在睡觉前我“哪怕就一页,今晚也要再翻开书本阅读下去”的精神强制驱动下,我终于续上了我的阅读、笔记的节奏。当然,意料之中的,书中的内容依然非常有趣、我还是非常有兴致的想要继续学习下去。
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个人的依恋类型对于人际关系总体取向有着重大影响。现在普遍认为,可以根据回避亲密(avoidance of intimac)和忧虑被弃(anxiety about abandonment)两个维度的程度来分出:安全型(secure,--),痴迷型(preoccupied,-+),恐惧型(fearful,+-),疏离型(dismissing,++)四种依恋类型。
非常题外话:我发现我不会拼 abandonment 这个词。
“依恋类型看似是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行为,这种适应大部分是从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中习得的。”(比如父母与你的相处方式,或者是你的上一段恋爱)
和社会心理学中很多概念一样,依恋类型也具有:受童年时期父母行为与环境影响很大、可以随着人际交往而改变、但是一旦形成后比较稳定持久、几种类型间并不是完全分离纯粹的(两个依恋维度都是可以连续变化的)…这样的特点。
依恋类型的演化形成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比较好理解的:如果一个人能够从从他人那里获得安全、友善,能够信任他人。那么他就能够发展出安全型依恋,进而也愿意、并容易接近他人。
巴塞罗谬提出的四种依恋类型:
-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 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想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 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是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 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
书中提到了:依恋风格差异最大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安全型和非安全类型的人。不过我觉得其中疏离型的特质和另外两种非安全型还不太一样,至少看起来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下也是一种可以被认可的,可以自洽的态度。不过如果对亲密关系没有兴趣的话,或许就不在此书的讨论范围内了?
个体差异
人际关系的经验塑造了依恋类型,并“决定了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显示出的独特个体特征”。书中重点考察了四种主要的个体差异——
性别差异
“此刻你正在做的事情就与众不同。你在阅读一本人际关系科学的学术著作,大多数人可能不会这么做。这可能也是你读到的人际关系科学第一本严谨的教材,所以你需要正视(能改正最好)你对亲密关系中男女行为差异所持的刻板印象。”
如果要我选的话,这就是在书店那天,让我觉得“我肯定要买下这本书”的那一个段落。
这个看起来是最容易想到,并且似乎是最显著的差异。但是根据调研统计表面:多数情况下,具体的某种能力和特质在人群中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两性之间在兴趣和才能的重合的程度很大。
性别差异“很有意思,有时还很重要,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但是“其差异性是以两性之间更多的相似性为前提而存在的”。在人际交往中具体的个体差异往往远大于统计意义上的性别差异。
书中有一些图表来直观感受性别差异程度,这里不容易用文字展开描述。仅转抄述其中一个调研的结论:在实际存在的较大性别差异的,「性放任」的特质上,有约 1/3 的女性得分高于男性平均水准。
性认同差异
这个概念让我第一眼理解是有关于非二元性别的一些差异,但实际上描述的是(区别于生理上不同性别的生物性差异以外),人们认为的,不同性别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特质,这样的差异。可以把它称为社会性别差异,或者理解成是一种在文化层面的差异。
“加诸于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望、教育训练和他们的生物学性别差异常常混淆在一起。例如,因为女性能哺乳而男性不能,所以人们往往以为半夜为新生儿哺乳的一定是妈妈,而且妈妈肯定比爸爸做的好,即便婴儿吃的是奶粉,只需要把奶瓶放到微波炉加加热!”
性认同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性别角色(gender roles),即社会文化所期待的男女里两性应有的“正常”行为模式——男人就应该有“男子气”,女人就应该有“女人味”。全世界的文化都不同程度的期望男性和女性有各自不同的独特社会行为。但是现实中只有一半人刚好符合性别角色期望,相当多双性化(androgynous)特质的人(约 35%)可以同时具备两种性别角色的特质。
书中特意指出,由于过于僵化的使用“男子气”、“女人味”这种词汇,因此双性化这种说法显得有些别扭。故研究者通常也使用工具性(instrumental)和表达性(expressive)来代替前二者。
不过似乎研究者并没有计划给双性化本身找一个其他的词汇…所以需要注意这个词汇表述的是性认同特质的双性化,而不是生理或者自我认知上的概念。
工具性和表达性都是有价值的特质,双性化的人相比于“传统型”的男性女性更容易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也更多能成为幸福、适应能力强、有效率和心理健康的人。性认同差异本质上描述的就是个体之间在工具性和表达性特质程度上的差异,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会受到社会文化、刻板印象的影响。
- 工具性特质:自信、独立、有抱负、领导力、果敢
- 表达性特质:热情、温柔、有同情心、仁慈、敏感
人格差异
相比于上述两个差异,人格差异是个体差异中比较稳定持久,长期也只会缓慢地变化的特质。在用以概括所有人的核心特质中,有关键的大五特质,根据对亲密关系重要性影响的从低到高,分别是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外倾型(extraversion)、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其中神经质是最重要但是是起到消极作用的特质。
人格影响人际关系的程度远大于人际关系影响人格的程度,并且人格可以视为是一种基因决定的特质,因此它后天改变的程度是微弱的。
不过我在这一小节还留有一些疑惑。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和自我的认知,我认为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在自己身上有数个上述的人格特质的确有发生显著的改变。这可能可以看作一个特例,也可能有一些其他规律或者原理作用于此。
自尊差异
“具有启发性的主导理论认为,自尊是人们的主观计量器,即社会关系测量仪(sociometer),可以测量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
自尊(self-esteem)会很大程度上受到人际关系本身的影响。能够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积极的反馈,自尊水平就高;反之如果无法得到他人的关注或者认可,自尊水平就低。从另一个角度,由于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会显著影响随后的自我评价,因此“人际拒绝”会损害人们的自尊,而一般的沮丧事件则往往不太会。
进一步,自尊也显然影响亲密关系。低自尊水平的人更容易忽略或者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也会感到更多的拒绝和伤害,变得更加脆弱和反应过度。在一些情况下,一些本身没有任何过错,有良好社交能力特质的人,如果因为他人的苛责或者其他一些外在因素导致陷入了低自尊状态,就可能会很不幸的陷入一个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
小结
我们可以围绕着和「人际交往」的关系,串联一下这两个小节中提到的这些概念:
- 性别差异是非常客观的一种差异,但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没有通常认为的那样非常大;
- 人格是一种不易改变的先天的特质,并影响着个体的人际交往方式;
- 人际交往的经验催生了不同的依恋类型;
- 文化影响着性别角色期望,和个体的性认同差异一并,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影响;
- 人际关系状况显著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继而又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
这里很适合做一张图,但我现在还不想加需求。
Z
如开篇提到的,这次动笔相比上一次的间隔之长也超出了我的预料。另外可能也由于最近这两小节名词和概念比较多,在写笔记的时候感觉不像前一篇有更多的发散的思考,而是更多的选择整理书中原本的信息和内容。写的时候一度也在担心不要把笔记变成了抄书。
现在这一套“工作流”倒是看着挺像那么回事的:第一遍就普通的拿着书本按顺序进行阅读;之后写笔记的时候会再翻看对应小节的段落,抽取关键信息并且再次思考;最后自己通读一两遍写的笔记,检查 typo 的同时把自己整理后的内容再串一遍。这样一套下来虽不敢说是熟稔于心,但肯定是超过我上学时候任何一门课的认真程度了 🤣…
随书也带了一些简化的测试量表,但是我止步于没有办法回答“我经常和伴侣讨论我的问题和顾虑。”这种问题。不过在看了对于每一种特质的描述后,我觉得还是很容易对于自己有一个评价的:
- 了解了依恋类型,我觉得我符合安全型特质,这很好…
- 了解了性认同差异,我觉得我拥有双性化特质,这很好…
- 了解了自尊差异,我觉得我处于高自尊水平,这很好…
我现在比没有掌握这些“词汇”前感觉更好了,这就大概是知识的力量,
感谢你,罗兰·米勒教授。